1
很早就听过对象感这个词。
用户体验研究,会做各种调研,让产品和设计意识到用户的需求,了解用户的认知模式和使用习惯。用户意识也渐渐成为互联网行业的意识标配。亚马逊大佬会说,我们开会会在办公室放一张空椅子,提醒大家,讨论议题的时候,不要忘了真实用户需求的存在。
之前感觉团队小伙伴写文档思路不清晰,就做个一个内部运营文案的培训,核心要点是:要有对象感。文档内容是业务方看还是用户看,是合作伙伴看还是老板看。有明确的对象意识,才会思路清晰,重点突出,有可执行性,可说服力。为了让大家有感觉,我分享一个技巧“弹幕法”,写文档的时候有意识去感觉文档的读者在打弹幕,基于弹幕的感觉和反馈再继续调整。
之前对编程语言感兴趣,学习写代码,发现很容易遇到各种问题,老师的分享是,计算机很傻,你必须把每一个步骤一个个告诉他,漏掉一个小步骤,对方都会不懂,从而出现bug。有一个办法就是在办公桌前面放一个小黄鸭。对着小黄鸭解说你的思路和步骤,找到底哪个环节,鸭不懂了,然后再更进一步去拆解问题,修改代码。
2
最近,通过语音输出的创作实践学习,有了新的体悟。尝试做播客节目,邀请之前在电台工作的同事做督导。第一次录制效果非常糟糕,他的反馈是,节目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对象感。他这么去描述听我们节目的感受:“听你们聊,像是在会议室外面经过。你们的声音我听到了,但不是对着我说的,你们也没有招呼我进去,议题也跟我没关系,没我啥事,那我就走了。”站在听众的视角,确实有这种感觉,不是听众会喜欢的内容。
怎么有对象感呢?他形容学习对象感的过程像是学习骑自行车,学会了就是会了,会就是一瞬间的事情,学会了之后也再也忘不了了。之前他们老师是怎么教的呢。老师就坐在棚子里,录制过程中,提供强存在感,让播讲者去注意,效果会好很多。
接着,就我们在节目里提到的一些话题,他问我们:你们的彩礼当时是怎么弄的呀?作为已婚过来人,我脑海里立马浮出相关的观点经验就抛了出来,我们就沿着这个有“八卦”味的话题聊了一会。突然间气氛挺融洽,那瞬间,我大约也感觉到了,什么是有对象感的节目。
第二次节目录制,邀请了督导监棚。他不怕我们讲得生涩,但怕我们照稿子读。读稿最大的问题是读的过程中,更容易忽略对象的存在。但如果有口语改编能力,知道书面语言和口语在受众的接收上的差异,做出相应的调整也是可以的。通过这次录制,体会到一二。
3
前段时间,有了想录几首好歌的想法。趁娃睡过去,录了几首,自我感觉挺好听的。让YS评鉴,他说,声音是好听的,但位置不太稳定。他模仿了我几句,我就懂了。听起来感觉忽远忽近,忽弱忽强,像在唱给自己听。
YS的建议是,专注前面一个固定位置,每个发音的气流都稳定传送到哪个位置。想起之前看到席琳迪翁的采访,她发声练习的时候会用手放在嘴前方半臂的距离,我也就参照这个距离,把气流送到这个位置。
这其实也不算玄学。声音本来就是波,如果把波可视化,就会看到位置稳定的声音是持续稳定的波形传送,而位置不稳定的波形就是忽大忽小能量不一的炮,有的还没有到那个位置就哑了,有的能把那个位置上的蜡烛火吹灭了,把那个位置上的椅子掀翻了。
意识到这种波形的存在,把手放在半臂的距离之外,对着手去传送气流,再录出来的歌,确实好听了。
4
可见,对象感是很多场景和媒介下的创作都需要考虑的基本问题。这个意识本身非常重要,是后续作品是否具有欣赏效果很重要的因素,是输出是否有价值感很重要的前提。
只是不同场景和媒介下,技巧和方法有所不同。
5
最近乱翻书翻到曾国藩的一本古文编撰《经史百家杂钞》。以前语文课也学过文言文,了解过基础知识,也有过一些课外阅读推荐,比如《古文观止》。曾国藩一开始推崇姚鼐的《古文辞类纂》的,说“粗解文章,由姚先生启之”。但是后来就觉得对方是纯文人风格,重词章,忽略经史。然后就有了自己的编撰《经史百家杂钞》。
有意思的是《经史百家杂钞》的分类。现代人读文言文困难之一是,它和现代文差异很大,完全可以看做是另一门语言;另一个困难是学习路径,文选的分类大多按照风格,朝代分,这种分类的问题是,让人陷入文学家的视角,深陷文风的对比评论,写作章法的细节。但实用性,对大多数人的价值感不强。《经史百家杂钞》分类很有对象感,它按照场景,写作对象去分。很实用,给人指明写作的作用,再体会高手文章的妙处,好的写作可以达到什么沟通效果,解决什么问题,从而引入写作的正途,金针渡人。对比一下:
《古文观止》共十二卷,选录自春秋战国至明末三千多年间的名作二百二十二篇,以年代为经,作家为纬,按从古到今的顺序排列,没有分类,以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脉络与特点为主,体现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。
《古文辞类纂》全书共七十五卷,选录自先秦时代到清代的古文名家散文、辞赋作品七百余篇,按文体分为论辨、序跋、奏议、书说、赠序、诏令、传状、碑志、杂记、箴铭、颂赞、辞赋、哀祭等十三类。
《经史百家杂钞》全书二十六卷,共分论著、词赋、序跋、诏令、奏议、书牍、哀祭、传志、叙记、典志、杂记十一类。但十一类还是再归为三门,分别是著述门、告语门、记载门。
著述门三类
论著类 著作之无韵者。
词赋类 著作之有韵者。
序跋类 他人之著作序述其意者。
告语门四类
诏令类 上告下者。
奏议类 下告上者。
书牍类 同辈相告者。
哀祭类 人告于鬼神者。
记载门四类
传志类 所以记人者。
叙记类 所以记事者。
典志类 所以记政典者。
杂记类 所以记杂事者。
这三类就更体现写作的作用,著述门说理、告语门对人、记载门对物。它启动了作品的默认设置,元数据,然后才是文学层面的赏析。
大佬终究是大佬。不仅文章好,文章的对象感也极好。在不同的场景,面对不同的对象,如何设置好目标,把握好尺度,达到最佳的影响效果。
6
学习认知写作学,阳老师强推古典风格。古典风格的主导隐喻是观看世界,模拟的经验是,向读者呈现世界上的一些事物,以及让读者参与对话。 「呈现」暗示有事物被看见,人们彼此往来,与物切磋。 「对话」暗示期待读者的合作。作者指望读者能读懂字里行间之意,把握其大意,串联其点滴。古典风格让读者觉得自己像天才。
练习古典风格的方法是:共同关注。
注意一些直接可以察觉的事情,并将其介绍给旁边的同伴。你和你的同伴可以在任何地方:在公园,花园,餐厅,走在街上,在杂货店,在等待火车的车站。
你呈现的内容可能是,比方说一个建筑细节——一旦你的注意力集中在它上面,很容易看到,但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东西。它不一定是视觉的东西。它可能是鸟儿的歌曲,或伴随海风吹来的盐的味道。
错误示范:「看,有一只黑鸟。」
正确示范:「篱笆边的树枝上那只黑鹂,它的两个翅膀上都有一条红色的小条纹。」
想象你在火车上,穿过你从未见过的风景。列车在下午停在乡村车站。你指着火车窗外的一棵树,对同伴说:“那棵苹果树上有两种不同的水果。”
想象你正在写一封信给你的伴侣,他正在回家。你写道:“火车停在乡村车站。窗外的苹果树有两种不同的水果,一种绿色斑驳,另一种红色渐变为黄色。“
带着这样的方法去写作,其实也是写作过程中,保持对象感。
带着这样的观点去反思自己的写作问题,发现自己在写作上,对象感也不强,体现出来就是,爱说道理,形而上,总结多,展示少。赫伯特西蒙反思他人生传记的写作问题,感觉自己也是犯了这个毛病,而我并没有上年纪。
小说家能匠心独运地运用隐喻和具体的情景彰显写作意图,根本无需晓之以理。托尔斯泰有时候会违反这一不成文的规定,他偶尔会讲讲道理,指点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。即使是普鲁斯特,最后再给记忆作结语的时候也提了一番理论,但总体而言,小说家(包括自传者)的主要任务是给出事实,由读者来品位作者观点。
作为一个科学家,理论家,对于让读者意会文字的这个规律,我犯规的情况比托尔斯泰的更多。重新阅读自己的书稿,发现随着时间流逝,我越来越喜欢讲道理。怎么一个人年纪大了,就喜欢用反思来代替行动呢。
反思原因,一方面是懒,细节模糊了记不起来就会略过。小学语文启蒙老师,评价我的作文说,刚看到精彩的时候,就结束了。应该是凑够字数,就不继续了。另一方面是在意识上,对象感不强,不太区分写作对象,场景,从而用词上位,缺乏细节,不具象。
7
主持人马东说过一句话,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。他是公共领域的表达者。他的表达范围,是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和网络用户。
按照英国进化心理学家邓巴的研究,人类从远古狩猎-采集时代到近代,社交网络由一系列层层包含的圈子构成,每个层次都比它相邻的内部层次大三倍。从里到外,人数分别为5人(亲密朋友)、15人(最要好的朋友)、50人(好朋友)、150人(朋友)、500人(认识的人),1500人(脸熟但叫不出名字的人)。150人以内一半是家人一半是朋友。超过150人之后,变为纯随机认识,没有一人是家人。
维持多层次社交网络结构的能力,受制于社会脑发育,也就是社会认知能力。绝大多数动物生下来,能够借助于身体触摸,与5位左右的同胞家属等达成连接;借助于肢体语言,可以与15位左右的同族达成连接;一旦需要与50人连接,就不得不借助于口头语言;到了150人、500人,不得不借助符号语言。正是语言的诞生,人类通过故事,相互连接在一起,从此,有了部落、村庄与城市。
信息倍增深深地影响了人类的社会认知能力。人类第一次开始尝试管理第七个层级及以上的社交网络圈子。社交网络开始变为5-15-50-150-500-1500-4500。4500人也是不少社交达人的好友数量上限。
阳老师基于人类意向层次论推演人类理解或社会推理层次:a. 我知道;b. 我知道你知道;c. 我知道你知道她知道;d. 我知道你知道她知道他知道。只有人类,可以推论到四阶意向层次以上;认知写作学课上讲过伟大作家普遍在第六层级的意向层次工作;刚刚萌芽的虚拟现实技术,将把人类普遍带入到第七层级的意向层次。当有一天,人类的社会认知能力能够同时触及四万人时,那时人类正式步入超级人类时代。
从人类的社会意向度看,表达对象越是大,对表达的要求越是高,因为被误解的风险和概率就会大大提升。这也就是马东面临的处境。
从这个角度看,表达之前,设定表达对象,从而调整表达的方式,从某种程度上看,是对表达风险的控制。表达风险体现在,可以听到你表达的对象,是否能够理解你的表述?对你的表述是善意还是敌意?对方会不会可能误解你,曲解你,或者故意断章取义污蔑你?你有没有机会去做表达的补充?机会是多次还是一次?
所以表达会有对亲密对象的表达,对亲友的表达,对同事的表达,对公共表达的不同区分。事实上,我们可以在多大程度上表达,以及多大程度上被理解,也受制于,受利于人类的演化。
8
对象感的拿捏和尺度,在任何创作形式下,都是一种高级内隐技能。对适合的人,做出适合的输出,拿捏好内容传播的分寸。
对内独白的对象是自己,是日记,是随笔记录,对自己最大的立场是诚实,是自由,是接纳,情绪酣畅淋漓,思绪吐丝织网。
对其他人,有1v1,有主题会议,有公开分享,在群里,在会议室,在朋友圈。这样的对象最大的立场是可靠,是精准,是无误,是支持。
对更大的人群,有博客,播客节目,这样的立场是突破自己的社交局限,影响他人,经过少数人的反馈和验证,可以在更长时间周期,更多人的范围的变量,变成安身立命的积淀。
ChangeLog 2020-10-12